|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抽血完成,但部分情况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或病史评估。肝功能检测项目主要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
1、基础筛查血清生化检测是肝功能评估的核心手段,通过静脉采血可分析肝细胞损伤程度、胆汁淤积及合成功能,适用于常规体检或轻度肝病筛查。
2、病因鉴别病毒性肝炎或脂肪肝等疾病除血液检查外,可能需配合乙肝两对半、肝脏弹性检测等辅助诊断,血液检查无法单独明确病因。
3、病情监测肝硬化患者需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评估门静脉压力,肝癌高危人群要结合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血液指标不能反映结构性病变。
4、特殊评估肝性脑病需检测血氨浓度,药物性肝损伤要追溯用药史,这些情况需在血液检查基础上增加专项检测才能全面评估肝功能状态。
检查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长期服药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肝功能评估方案。
急性黄疸肝炎一般需要2-6周恢复正常,实际恢复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肝功能基础、治疗及时性、并发症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程度轻度肝细胞损伤患者恢复较快,重度黄疸或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更长时间。治疗需静脉滴注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
2、肝功能储备既往有慢性肝病者恢复期延长,需监测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可联用腺苷蛋氨酸、门冬氨酸钾镁等促进肝细胞修复。
3、治疗时机发病72小时内接受治疗者恢复更快,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程迁延。早期需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等生物制剂。
4、并发症影响合并肝性脑病或腹水等并发症时恢复周期显著延长。需针对并发症使用乳果糖、利尿剂等对症药物。
恢复期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直至指标完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