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糖尿病恶化的征兆主要包括多饮多尿加重、体重持续下降、伤口愈合缓慢、反复感染等症状,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早期代谢异常、中期靶器官损害、晚期严重并发症三个阶段。
1、早期代谢异常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加剧,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持续高于9%,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
2、中期靶器官损害出现手足麻木刺痛等周围神经病变,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0mg/24h提示肾脏损伤,伴随血压升高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风险因素。
3、晚期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以及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大血管并发症,需立即住院治疗。
4、特殊预警信号反复发作的皮肤或泌尿系统感染、酮症酸中毒呼吸深快、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突发视力丧失,都提示病情进入危险阶段。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并发症筛查,出现恶化征兆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保持足部护理和适度运动。
消化道穿孔多数情况下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少数病情轻微者可尝试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式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1、禁食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引流胃肠内容物,减少消化液对穿孔部位的刺激。需配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静脉营养支持完全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满足机体需求,常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3、抗生素治疗需覆盖肠道常见致病菌,可选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腹腔感染。
4、病情监测每4-6小时评估腹痛程度、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若24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休克表现需立即手术。
保守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剧烈腹痛加重、高热寒战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建议在消化外科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