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空腹血糖14.9mmol/L通常需要住院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住院治疗有助于快速调整血糖并预防严重损害。
1、急性并发症风险血糖超过13.9mmol/L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恶心呕吐、意识模糊,需静脉补液及胰岛素治疗。
2、药物调整需求住院期间可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调整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基础-餐时方案。
3、合并症筛查长期高血糖可能已导致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住院期间可完善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等评估。
4、患者教育医护人员将指导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技能,制定个性化控糖目标,降低再入院概率。
建议选择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出院后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保持适度运动与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消化道穿孔多数情况下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少数病情轻微者可尝试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式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1、禁食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引流胃肠内容物,减少消化液对穿孔部位的刺激。需配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静脉营养支持完全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满足机体需求,常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3、抗生素治疗需覆盖肠道常见致病菌,可选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腹腔感染。
4、病情监测每4-6小时评估腹痛程度、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若24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休克表现需立即手术。
保守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剧烈腹痛加重、高热寒战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建议在消化外科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