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慢性膀胱炎反复发作属于常见现象,可能与治疗不彻底、生活习惯、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1、治疗不彻底未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易导致细菌残留。建议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药物,并复查尿常规确认治愈。
2、生活习惯饮水不足、憋尿等行为会持续刺激膀胱黏膜。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建立规律排尿习惯。
3、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复发。控制基础疾病,可配合使用胸腺肽、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
4、泌尿结构异常膀胱结石或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尿流不畅。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行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或前列腺切除术。
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诱因,日常可饮用蔓越莓汁辅助预防感染,症状持续需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尿沉淀后出现白色絮状物可能由生理性结晶、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抗感染治疗、专科诊疗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结晶饮水不足导致尿液浓缩时,磷酸盐或尿酸盐易形成结晶沉淀。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观察是否缓解。
2、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和脱落上皮增多。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及时就医。
3、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液混入尿液可能形成絮状沉淀。可能与久坐或病原体感染有关,表现为会阴胀痛,需进行前列腺液检查确诊。
4、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时尿液中可见白色沉淀物。可能与免疫异常或糖尿病肾病有关,需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日常避免憋尿,减少高嘌呤饮食摄入,若持续出现絮状物或伴随水肿发热应及时泌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