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后果有哪些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小儿麻痹症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肢体畸形、呼吸衰竭等后果。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严重时可遗留终身残疾。

1、肌肉萎缩

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运动神经元后,受累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下肢近端肌群最常受累,表现为患肢变细、肌力减退。早期可通过电刺激疗法延缓萎缩,后期需穿戴矫形器维持关节功能。肌肉萎缩程度与病毒侵袭范围相关,单侧肢体萎缩较常见。

2、肢体畸形

肌肉力量失衡会导致关节挛缩和骨骼发育异常。典型表现为马蹄内翻足、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脊柱侧弯。婴幼儿期未及时矫正可能造成永久畸形,需通过系列石膏矫形、肌腱延长术等干预。严重畸形需行截骨矫形手术,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

3、呼吸衰竭

延髓受累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无力等症状。急性期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部分患者需终身依赖呼吸机。呼吸肌无力还易引发吸入性肺炎,需定期进行呼吸道廓清训练。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此类重症病例发生。

4、吞咽障碍

延髓性麻痹会影响吞咽功能,表现为饮水呛咳、流涎等。轻症可通过吞咽训练改善,重症需鼻饲喂养预防营养不良。长期吞咽障碍患者需警惕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必要时行胃造瘘术保障营养支持。

5、心理障碍

肢体残疾儿童易出现自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学龄期可能因活动受限产生学习障碍,青春期体像障碍发生率较高。建议家长尽早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团体活动培养社交能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方式是按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患儿应定期评估运动功能,坚持康复训练维持残存肌力。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体质,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活动度。家长需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