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保护孩子的健康

婴幼儿喂养编辑 医学科普人
76次浏览

夏季保护儿童健康需从饮食卫生、防晒防暑、疾病预防、安全防护及作息管理五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有保证饮食清洁、科学防晒、预防传染病、避免意外伤害、维持规律作息等措施。

1、饮食卫生

夏季高温易导致食物变质,建议家长选择新鲜食材,避免生冷食物存放超过2小时。水果蔬菜需彻底清洗,肉类充分加热至中心温度超过70摄氏度。可准备绿豆汤、西瓜等清凉食物,但控制冰镇饮品摄入量,防止胃肠功能紊乱。若儿童出现腹泻呕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2、防晒防暑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较强时段减少外出,外出时穿戴防晒衣帽,使用SPF30以上儿童专用防晒霜。保持室内通风,空调温度维持在26-28摄氏度,避免直吹。发现孩子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等中暑征兆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必要时用湿毛巾物理降温。

3、疾病预防

夏季高发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家长需督促孩子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游泳池、游乐场等公共场所活动后及时清洁皮肤。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隔离观察并就医排查。蚊虫叮咬后避免抓挠,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防蚊首选物理屏障如蚊帐。

4、安全防护

监管儿童远离水域,游泳时配备合格救生设备。家中妥善存放杀虫剂、清洁剂等有毒物品。户外活动注意避开锋利物品及高温地表,选择透气棉质衣物。乘车时使用安全座椅,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密闭车内,即使开窗也存在热射病风险。

5、作息管理

保持每日10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1.5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傍晚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出现体重异常波动或持续倦怠需就医评估。

夏季儿童健康管理需要家长建立全方位防护体系。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口腔护理等基础保健。注意观察孩子情绪变化,高温易引发烦躁不安,可通过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室内活动调节心理状态。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以备急用,但所有药物使用前需咨询医师。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每周更换床品,空调滤网每月清洗,从细节处构建健康屏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