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肛肠科编辑
医心科普
肛肠科编辑
医心科普
便秘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节、运动干预等中医方法治疗。便秘通常由胃肠积热、气机郁滞、气血不足、阴津亏虚、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

胃肠积热型便秘可选用麻仁润肠丸,该药含有火麻仁、苦杏仁等成分,能润肠通便。气机郁滞者可服用六磨汤口服液,有助于疏肝理气。气血不足患者适合使用黄芪汤颗粒,能补益脾肺。阴津亏虚型便秘可用增液汤颗粒,含玄参、麦冬等滋阴药材。脾肾阳虚者推荐济川煎颗粒,含肉苁蓉、当归等温阳通便成分。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开具,不可自行用药。
针灸常取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等穴位。实热证可加刺合谷、曲池穴泻热通便。虚证配合灸关元、气海穴温补脾肾。耳穴贴压选取大肠、直肠、交感等反射区,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一个疗程。孕妇、出血体质者慎用。
腹部按摩采用顺时针环形揉腹手法,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走向推按。背部可点按脾俞、胃俞等背俞穴。每日晨起空腹按摩10分钟,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小儿便秘可用清大肠经手法,从虎口向指尖方向推300次。按摩前后饮用温水能增强肠道蠕动。

多食黑芝麻、松子仁等富含油脂的种子类食物。晨起空腹饮用淡盐水或蜂蜜水。增加芹菜、菠菜等高膳食纤维蔬菜摄入。适量食用香蕉、火龙果等润肠水果。忌食辛辣燥热食物,阳虚者避免过量生冷饮食。可配伍决明子、郁李仁等药食同源材料煮粥。
练习八段锦中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快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能促进肠蠕动。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前可做仰卧蹬自行车动作刺激肠系膜。

中医治疗便秘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如厕时避免久蹲用力。长期便秘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加重气机郁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