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如何改善有什么禁忌

肛肠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92次浏览

关键词: #便秘

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养成排便习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需避免久坐、过量摄入辛辣刺激食物、滥用泻药、忽视便意、精神紧张等禁忌。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便秘,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选择全谷物、西蓝花、燕麦等食物。适量饮用温水或蜂蜜水也能软化粪便。避免过量食用精制米面、油炸食品等低纤维食物。

2、增加运动

适度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久坐不动会减弱肠道蠕动功能,每隔1小时应起身活动。腹部按摩也有助于改善便秘,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蠕动。

3、养成排便习惯

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对改善便秘很重要,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如早餐后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应尝试。排便时保持正确姿势,可使用脚凳抬高膝盖。避免抑制便意,长期忽视便意会导致直肠敏感性降低。

4、药物治疗

顽固性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软化粪便或刺激肠道蠕动。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以免产生依赖性。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便秘多与脾胃虚弱、气滞有关,可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天枢等。中药如麻仁丸、六味安消胶囊等也有助改善便秘。调理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食物。

改善便秘需要综合调理生活方式,建议保持充足睡眠,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避免过度焦虑和精神紧张,这些因素都可能加重便秘。如便秘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便秘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