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调整饮食结构、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以及遵医嘱用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控制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目标。患者需要了解自身血糖控制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0mmol/L。血糖过高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高血糖则会引起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等。血糖监测频率因人而异,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通常需要每天监测3-4次,口服降糖药患者可适当减少监测频率。
饮食调整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45-60%,优先选择全谷物、豆类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蛋白质摄入应占总热量的15-20%,以鱼类、禽类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为主。脂肪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0%,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进餐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稳定血糖。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餐后1-2小时,此时血糖水平较高。力量训练每周2-3次也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运动时应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低血糖时使用。
定期监测血糖和并发症筛查不容忽视。除日常血糖监测外,每3个月应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以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足部检查和神经病变评估等。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异常也需积极干预。这些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遵医嘱用药是血糖控制的重要保障。常用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胰岛素治疗有多种方案,如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等。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患者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同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降糖效果。
糖尿病患者还需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和保持心理健康。每天检查足部有无损伤,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鞋袜。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长期患病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可通过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等方式获得支持。戒烟限酒也有助于改善预后。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才能实现糖尿病的长期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