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结石可能引起发烧畏寒,常见于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或胆道结石继发胆管炎时,主要与细菌感染、梗阻性炎症、脓毒血症、败血症等因素相关。
1. 细菌感染结石嵌顿导致尿路或胆道黏膜损伤,细菌侵入引发急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 梗阻性炎症结石阻塞胆管或输尿管引发胆汁淤积或肾积水,局部炎症反应释放致热原。需通过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或手术解除梗阻。
3. 脓毒血症感染灶细菌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寒战高热。需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液体复苏,必要时行经皮肾镜或ERCP取石。
4. 败血症重症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需ICU监护治疗。早期识别感染源并清除结石是关键,同时进行血培养指导用药。
出现发热伴结石病史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并增加饮水量,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和排石治疗。
结石发作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局部热敷、体位调整、液体摄入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尿路梗阻、平滑肌痉挛、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 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镇痛药物,可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并缓解输尿管痉挛。需注意药物过敏史及肾功能状态。
2. 局部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疼痛区域,通过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放松输尿管平滑肌。每次持续15-20分钟,避免烫伤皮肤。
3. 体位调整采取膝胸卧位或健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改变结石位置,减轻对尿路的机械刺激。可配合缓慢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4. 液体摄入分次饮用温水保持每小时尿量100-200毫升,增加尿流冲刷作用。但肾积水严重者需控制入量,防止加重肾盂压力。
发作期间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发热血尿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