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踝关节扭伤不能走路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踝关节扭伤不能走路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踝关节扭伤后不能走路通常由韧带损伤、软组织肿胀、关节稳定性下降、炎症反应及疼痛阈值降低等因素引起。

1、韧带损伤: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最易在扭伤时撕裂或拉伤,尤其是距腓前韧带。韧带损伤会导致关节机械稳定性丧失,行走时踝关节无法承受体重负荷。轻度损伤可能仅需制动休息,重度完全断裂需支具固定或手术修复。

2、软组织肿胀:

扭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引发局部血肿,关节腔内积液导致压力增高。肿胀会压迫神经末梢加重疼痛,同时机械性限制关节活动度。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控制肿胀。

3、关节稳定性下降:

韧带和关节囊损伤后,距骨在踝穴内的滑动轨迹异常,可能出现关节半脱位。这种生物力学改变使患者在尝试负重时产生不安全感,表现为保护性跛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需进行本体感觉训练。

4、炎症反应:

损伤后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炎性介质释放,刺激痛觉神经末梢。炎症还会引发肌肉反射性痉挛,进一步限制关节活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炎症,但需排除骨折后使用。

5、疼痛阈值降低:

急性损伤后外周敏化现象使痛觉纤维兴奋性增高,轻微压力即可诱发剧烈疼痛。中枢敏化可能导致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形成疼痛-制动-肌肉萎缩的恶性循环。阶梯式镇痛治疗结合早期康复至关重要。

踝关节扭伤后48小时内应严格制动,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并间隔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72小时后可尝试非负重状态下踝泵运动促进淋巴回流,1周后逐步开始踝关节背屈跖屈训练。建议选择高帮运动鞋提供额外支撑,日常行走避免崎岖路面,加强腓骨长短肌力量训练(如弹力带抗阻外翻)可降低复发风险。若3天后肿胀疼痛无缓解或出现皮肤淤紫扩散,需及时排查是否存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或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完小针屁股疼怎么办

打完小针屁股疼可通过热敷、按摩、休息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注射刺激、肌肉紧张、局部炎症等原因引起。 1、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2、按摩:轻柔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疼痛。用手指轻轻按压疼痛区域,以画圈的方式按摩5-10分钟,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3、休息:适当休息有助于减轻局部肌肉的负担,避免进一步刺激。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立,选择舒适的姿势休息,减少对疼痛部位的压力。 4、局部炎症: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可外用消炎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每日涂抹2-3次,帮助减轻炎症和疼痛。 5、肌肉紧张:注射时肌肉可能因紧张而疼痛。可通过拉伸运动缓解,如站立时轻轻扭动腰部或做腿部伸展运动,每日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 打完小针屁股疼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恢复。如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