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产科主要关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医疗管理,而围产科(围产医学)涵盖妊娠前、妊娠期、分娩及产后42天内的母婴健康综合管理。围产科在产科基础上增加了孕前保健、高危妊娠监测及新生儿早期干预等内容。
产科的核心职责是保障孕妇安全分娩,处理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等,并实施剖宫产等手术。其工作重点在于分娩过程中的医疗技术操作,如会阴缝合、产钳助产等。围产科则更强调全程化管理,从孕前咨询开始介入,通过遗传筛查、营养指导降低出生缺陷风险,妊娠期持续监测胎儿发育,产后追踪母婴健康状况。例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科可能仅关注血糖控制对分娩的影响,而围产科会从孕前体重管理延续到产后糖代谢恢复。
围产科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常与新生儿科、内分泌科等联合诊疗。对于存在慢性病的孕妇,围产科会在孕前评估疾病对妊娠的影响,如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产科则主要在妊娠中后期处理由此引发的急性症状,如心衰的紧急救治。在技术应用上,产科侧重分娩镇痛、紧急剖宫产等即时干预,围产科则系统应用超声监测、无创DNA检测等预防性手段。
建议计划妊娠的女性在孕前3个月接受围产科评估,妊娠后定期完成产前检查。产后42天内需关注恶露排出、子宫复旧情况,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妊娠期并发症风险,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优质蛋白摄入。
阴道上长小疙瘩可能与毛囊炎、前庭大腺囊肿、尖锐湿疣、外阴良性肿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 毛囊炎局部毛囊细菌感染导致红肿硬结,伴疼痛或脓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挤压,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红霉素软膏。
2. 前庭大腺囊肿腺管阻塞形成无痛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必要时行造口术引流。
3.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菜花样赘生物,具有传染性。需避免性接触,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或干扰素凝胶,配合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
4. 外阴良性肿瘤纤维瘤或乳头状瘤等生长缓慢的实性肿物。建议手术完整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定期复查。
日常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出现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就诊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