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子宫肉瘤通常需要通过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确诊。子宫肉瘤是起源于子宫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1、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子宫肉瘤的金标准,通过宫腔镜或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关键信息。常见的活检方式包括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活检、穿刺活检等。病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子宫肉瘤最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和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能更准确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周围浸润情况。胸部CT和全身骨扫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肺转移或骨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远处转移的检出率较高。
3、血液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CA125、CA199等,虽非特异性指标,但可作为治疗监测的参考。血常规检查可评估贫血程度,凝血功能检查能预测手术风险。肝肾功能检查为化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部分特殊类型肉瘤可能伴有特定激素水平异常。
4、内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的形态、范围及血管分布情况。膀胱镜和直肠镜检查可判断肿瘤是否侵犯邻近器官。内镜下可同时进行可疑病灶的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检查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麻醉风险。
5、其他辅助检查
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骨密度检测对绝经后患者尤为重要。基因检测可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PET-CT检查以明确全身病灶分布。多学科会诊有助于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确诊子宫肉瘤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包括每3个月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评估。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运动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