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胃癌发病特点主要有隐匿性强、中老年高发、地域差异明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1. 隐匿性强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消化不良。
2. 中老年高发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可能与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及慢性胃炎积累有关。
3. 地域差异明显东亚地区发病率较高,我国西北、沿海地区更常见,与高盐饮食、腌制食品摄入量较大存在相关性。
4. 幽门螺杆菌关联约90%胃癌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该菌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并逐步发展为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保持低盐饮食并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持续上腹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
食道癌分为早期和晚期,分期主要依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可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1、早期表现早期食道癌通常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表现为进食哽咽感、胸骨后不适,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根治。
2、局部进展期肿瘤侵犯肌层或邻近组织,伴随吞咽困难、体重下降,需联合放化疗与手术治疗。
3、区域转移期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时,症状加重伴声音嘶哑,治疗以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为主。
4、远处转移期晚期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出现恶病质,以姑息治疗和全身化疗为主。
确诊后应及时完善胃镜、CT等分期检查,早期患者建议营养支持配合治疗,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