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清肝火疏肝郁的中药是什么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清肝火疏肝郁的中药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秀杉
陈秀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清肝火疏肝郁的中药主要有柴胡、黄芩、栀子、郁金等,需在医生辨证后指导使用。

1、柴胡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胁痛、情绪低落,常与白芍配伍使用。常见剂型有柴胡颗粒、柴胡注射液、柴胡口服液。

2、黄芩

黄芩可清肝泻火,针对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口苦,多与黄连同用。常用剂型包括黄芩苷片、黄芩素胶囊、黄芩口服液。

3、栀子

栀子能清热利湿,改善肝郁化火伴小便黄赤症状,常配以淡豆豉。临床剂型有栀子金花丸、栀子清肝片、栀子提取物颗粒。

4、郁金

郁金可行气解郁,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肝郁,多与香附配伍。常见剂型为郁金注射液、郁金舒肝胶囊、郁金挥发油软胶囊。

肝火肝郁患者应避免熬夜及辛辣食物,保持情绪舒畅,中药需严格遵医嘱配伍使用,避免自行组合用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重型肝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

重型肝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血小板减少以及血管内皮损伤。

1、凝血功能障碍

重型肝炎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维生素K吸收障碍加剧凝血异常,表现为皮肤瘀斑、鼻衄或消化道出血。治疗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2、门静脉高压

肝纤维化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可通过内镜下套扎止血、生长抑素类药物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

3、血小板减少

脾功能亢进及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风险增加。常见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点。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4、血管内皮损伤

炎症反应和毒素累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多部位出血倾向。需抗凝治疗同时补充凝血物质,严重时采用血浆置换。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粗糙食物,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任何出血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