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门诊诊疗路径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2型糖尿病门诊诊疗路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这通常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损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疾病,家族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是诱因,胰岛素抵抗和缺乏是其显著特征。在门诊上,2型糖尿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内分泌科和消化内科的共同参与,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
1、药物治疗:这是管理2型糖尿病的首选方法。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以及各种胰岛素制剂。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药物,确保其有效性和经济性。
2、血糖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糖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部分患者还需进行随机血糖检测,如睡前血糖和点刺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饮食治疗: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2型糖尿病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确保摄入适量的热量和营养成分。虽然饮食本身无法直接降低血糖,但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
4、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重要。建议患者在餐后一小时进行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运动,以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体重。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严格遵循用药和饮食建议,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规律的血糖监测和及时就诊对于防止病情恶化也非常重要。通过综合的管理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慢性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化血红蛋白7.3严重吗

糖化血红蛋白7.3%属于轻度升高,提示血糖控制欠佳,但尚未达到严重并发症阶段。具体风险需结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综合评估。

1、血糖控制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7.3%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约为8.6mmol/L,高于糖尿病控制目标(通常<7%),需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或调整降糖方案。

2、并发症风险

长期维持该水平可能增加微血管病变风险,如视网膜病变、肾病,但短期内出现严重器官损害概率较低。建议完善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等评估。

日常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并规律监测血糖。若伴随多饮、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内分泌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