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质疏松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质疏松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侯勇
侯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摄入不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1、年龄增长:

骨量通常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流失,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2、雌激素缺乏: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量快速丢失。激素替代治疗可缓解症状,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

3、钙摄入不足:

长期膳食钙摄入低于每日800毫克会影响骨基质矿化。可通过增加乳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必要时服用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钙补充剂。

4、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可能与骨形成减少、肠钙吸收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骨痛、身高缩短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

建议保持适度日照和负重运动,避免吸烟酗酒,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骨健康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产后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

产后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产后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妊娠期腰椎压力增加、激素水平变化、肌肉松弛、分娩用力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周,选择硬板床,避免弯腰或提重物,减轻椎间盘压力。

2、物理治疗:

热敷、牵引、电疗等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肌松药如盐酸乙哌立松能减轻肌肉紧张,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有助于神经修复。

4、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时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开放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哺乳期用药需咨询医生,避免影响婴儿,日常可佩戴腰围保护,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强度核心肌群锻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