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结晶和结石的区别主要在于形成机制、成分构成、临床危害及处理方式。结晶是尿液或体液中矿物质过饱和形成的微观结构,结石则是结晶持续堆积形成的病理实体。
1. 形成阶段结晶属于矿物质早期沉淀,体积微小需显微镜观察;结石是结晶长期聚集形成的可见固体团块,直径通常超过1毫米。
2. 成分差异结晶多为单一成分如草酸钙、尿酸晶体;结石多为混合成分,常见草酸钙结石、磷酸铵镁结石等复合结构。
3. 症状表现结晶通常无症状,偶见排尿浑浊;结石可引发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等典型症状。
4. 处理原则结晶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可自行溶解;结石需根据大小选择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晶形成,反复出现结石症状建议进行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及代谢评估。
体外碎石治疗通常由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开展,建议选择具备资质的三甲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具体选择需结合设备条件、医生经验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泌尿外科多数医院由泌尿外科开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上尿路结石,需通过影像学明确结石大小及位置。
2、肾内科部分综合性医院肾内科可处理合并肾功能异常的结石病例,尤其适合存在代谢性疾病或需长期随访的患者。
3、专科医院结石专科医院通常配备更先进的碎石设备,如多尼尔、慧康等品牌体外碎石机,对复杂结石病例处理经验更丰富。
4、综合评估除科室设置外,还需关注医院是否具备术中超声/X线双定位系统、术后排石辅助治疗等配套措施。
就诊前建议通过医院官网查询设备信息,并携带既往检查资料,碎石后需增加饮水量并定期复查结石排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