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结晶沉积性疾病,按成分可分为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等类型,典型表现为突发腰腹部绞痛、血尿及排尿异常。
1、形成机制:尿液过饱和导致矿物质析出成核,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有关。草酸钙结石占多数,与高草酸饮食、钙代谢紊乱相关。
2、典型症状:结石移动时引发肾绞痛,表现为肋脊角放射性剧痛伴恶心呕吐;静止期可无症状或仅轻微腰胀,合并感染时出现发热尿频。
3、诊断方法:超声和CT是主要检查手段,能明确结石位置大小;尿液分析可发现红细胞、结晶物,血液检查有助于判断代谢异常。
4、治疗原则:5毫米以下结石多可通过多饮水自行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反复发作者需代谢评估和病因治疗。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可预防复发。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
同房时间短可通过行为训练、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改善,通常与心理压力、敏感度过高、前列腺炎、阴茎背神经敏感等因素有关。
1、行为训练通过停动法或挤压法延长射精潜伏期,伴侣共同参与训练有助于降低敏感度,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控制力。
2、心理调节焦虑或抑郁情绪可能加重早泄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错误性观念,必要时需进行伴侣关系咨询。
3、药物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达泊西汀、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乳膏、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他达拉非可遵医嘱使用。
4、原发病控制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尿频、会阴胀痛等症状,需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或内分泌治疗。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手淫,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必要时到男科或泌尿外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