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作时间多是什么时候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肌梗死发作时间多是什么时候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高云
高云 北京安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肌梗死发作时间通常在清晨6点至中午12点之间,实际时间受到昼夜节律变化、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升高、情绪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昼夜节律变化

人体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在清晨分泌达高峰,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2、血压波动

晨起时血压呈现"晨峰现象",收缩压可快速上升超过20毫米汞柱,增加血管内皮损伤风险。

3、血液黏稠度

夜间长时间不饮水使血液浓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容易形成血栓。

4、情绪应激

晨间工作压力、通勤紧张等应激状态促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可能诱发血管斑块破裂。

建议高危人群晨起时动作放缓,避免突然剧烈活动,保持规律作息并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年人心肌梗死会有哪些症状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发展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早期可能仅有轻微不适,进展期症状加重,终末期可能出现休克或猝死。

1、胸痛:

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2、呼吸困难:

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气促、喘息,平卧时加重,需端坐呼吸。

3、恶心呕吐:

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误以为是消化不良而延误就医。

4、出汗:

突发冷汗、皮肤湿冷是常见伴随症状,与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输出量骤降有关。

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服药或拖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