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心肌梗死伴随一阵心跳可能由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心室重构等原因引起,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风险。
1、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电活动紊乱,易引发室性早搏或室速。患者可能感到心慌、心跳停顿感,需紧急心电监护并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心肌缺血梗死区周围心肌供血不足时,可能出现一过性心率加快伴胸痛。可通过硝酸甘油缓解症状,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血流。
3、交感神经兴奋剧烈疼痛和应激状态激活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增快。需及时镇痛处理,可选用吗啡或哌替啶,同时配合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4、心室重构心肌梗死后心脏结构改变可能引发异常搏动。长期服用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有助于延缓心室重构,严重者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出现心肌梗死伴心跳异常应立即平卧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家属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记录症状发作时间,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救治。
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发展通常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1、胸痛:胸痛是心肌梗死最早且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向左肩、下颌或背部放射,持续超过20分钟不缓解。
2、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以突发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伴随胸闷、窒息感,与心肌缺血导致肺淤血有关。
3、恶心呕吐:迷走神经受刺激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
4、冷汗: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休克前兆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拨打急救电话。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