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空腹血糖18毫摩尔每升属于严重高血糖状态,可能与糖尿病未控制、急性感染、胰腺疾病或药物因素有关,通常提示血糖长期失控而非单纯病程长短。
1、糖尿病未控制长期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会导致空腹血糖显著升高,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需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药控制。
2、急性感染应激严重感染或创伤时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引发暂时性血糖飙升。需先控制感染源,同时使用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进行血糖管理。
3、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或胰腺肿瘤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伴随腹痛、脂肪泻。需胰酶替代治疗,必要时使用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
4、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干扰糖代谢。需评估用药方案,调整药物后使用西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辅助降糖。
建议立即就医完善糖化血红蛋白、C肽等检查,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调整,同时配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规律运动。
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饮酒。酒精可能加重血管损伤、干扰血脂代谢、影响血糖控制,主要风险包括心血管事件加剧、肝脏负担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等。
1. 心血管风险酒精扩张血管后收缩可能诱发心绞痛,冠心病患者饮酒会增加心肌缺血风险。建议严格控制饮酒量或戒酒,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
2. 血脂代谢影响酒精抑制肝脏分解脂肪的能力,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加重高血脂。需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调节,必要时服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
3. 血糖波动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导致低血糖风险,后期可能反跳性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应急。
4. 药物相互作用酒精可能增强二甲双胍的乳酸酸中毒风险,影响阿司匹林抗凝效果。服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立即就医。
合并三高患者应以淡茶、菊花茶等替代酒精饮品,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