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通常可以控制,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实际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治疗方案选择、患者依从性等因素的影响。
1、病情程度早期微血管瘤出血通过激光治疗可较快吸收,约1-2个月;大面积玻璃体积血需玻璃体切除手术,恢复需3个月以上。
2、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持续超过7%会延缓恢复,理想血糖水平可使出血吸收速度提高约30%。需配合内分泌科调整降糖方案。
3、治疗方案抗VEGF药物注射需每月1次连续3-5次,全视网膜光凝分3-4次完成,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4、患者配合严格控糖、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可缩短病程。合并高血压或肾病者需多学科协同治疗。
建议每3个月复查眼底造影,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适量补充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继发性青光眼,主要由视网膜缺血性疾病引发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1、发病机制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虹膜表面异常新生血管阻塞房水流出通道,引发顽固性眼压升高。
2、典型症状早期表现为视力下降伴虹膜发红,进展期出现剧烈眼痛头痛、角膜水肿,终末期可致不可逆失明。
3、诊断要点需通过房角镜检查新生血管,结合眼底荧光造影确认视网膜缺血范围,眼压测量常超过30mmHg。
4、治疗原则首要控制原发病,抗VEGF药物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晚期需行青光眼阀门植入术或睫状体破坏手术。
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每3个月复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及暗环境久留,发现虹膜异常发红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