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夏季需重点关注血糖波动、皮肤护理、足部保护和水分补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温暴晒、定期监测血糖、预防感染等方式维持病情稳定。
1、血糖监测夏季气温升高可能导致胰岛素吸收加快,建议增加血糖检测频率,尤其运动后或大量出汗后需即刻检测,便携式血糖仪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辅助管理。
2、皮肤防护高血糖易引发皮肤感染,出汗后及时清洁并保持干燥,特别注意腋下、腹股沟等皱褶部位,使用pH值中性的沐浴露,出现毛囊炎或真菌感染时可外用酮康唑乳膏。
3、足部护理赤脚行走增加足部外伤风险,应选择透气网面鞋袜,每日检查足底有无水泡或破损,发现伤口立即用生理盐水清洗并就医,避免使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
4、水分管理出汗增多易导致脱水引发高渗状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分次饮用温水或淡绿茶,慎选含糖饮料,可适量食用西瓜、黄瓜等高水分低糖水果。
夏季饮食建议选择苦瓜、莴笋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运动宜在早晚凉爽时段进行,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所有治疗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水分摄入不足、感染诱发、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电解质调整、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血糖控制不佳长期未规律监测血糖或擅自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导致血糖持续超过33.3mmol/L,血液渗透压显著升高。需立即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2、水分摄入不足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合并发热、腹泻时未及时补充水分,导致严重脱水。治疗需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低渗盐水,同时监测血钠水平。
3、感染诱发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急性炎症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常见发热、咳嗽、尿频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
4、药物使用不当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干扰糖代谢,表现为多尿、嗜睡等症状。需停用相关药物并改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密切监测血浆渗透压。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变化,出现意识模糊、极度口渴等症状时须即刻就医。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高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