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胃癌晚期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神经阻滞、姑息放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肿瘤浸润、炎症反应、神经压迫、骨转移等原因引起。
1、药物镇痛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度疼痛可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重度疼痛需强阿片类药物如硫酸吗啡缓释片,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神经阻滞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可阻断肿瘤侵犯导致的顽固性疼痛,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需由疼痛科医师评估后实施,可能伴随短暂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姑息放疗针对骨转移病灶进行局部放疗可减轻骨质破坏引发的剧痛,通常需要多次治疗,可能引起照射区域皮肤反应,需配合皮肤护理。
4、心理干预疼痛恐惧会加重主观痛感,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建立疼痛应对策略,家属需配合营造安静环境,避免负面情绪刺激。
建议采用阶梯镇痛方案,同时保持半流质饮食减少胃肠刺激,每日进行15分钟温和肢体活动维持关节功能,疼痛评分超过4分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胃癌的良性和恶性区别主要体现在肿瘤性质、生长方式、转移能力和预后等方面。良性胃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且不转移,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生长、易转移和预后差的特点。
1、肿瘤性质良性胃肿瘤如胃平滑肌瘤多为局部膨胀性生长,细胞分化良好;恶性肿瘤如胃腺癌呈现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
2、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呈外生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常向胃壁深层浸润,边界模糊呈蟹足样生长。
3、转移能力良性肿瘤不发生转移,手术切除后极少复发;恶性肿瘤可通过淋巴道、血行等途径转移至肝脏、腹膜等部位。
4、预后差异良性肿瘤完整切除后基本可治愈,恶性肿瘤预后与分期相关,晚期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部肿物时应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高盐腌制食品,保持规律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