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阴道出现黄色分泌物可能由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清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1. 细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炎是常见原因,与阴道菌群失衡有关,表现为黄色分泌物伴鱼腥味。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替硝唑片等药物,同时避免过度清洗会阴。
2. 滴虫感染滴虫性阴道炎由寄生虫感染导致,分泌物呈黄绿色泡沫状,伴有瘙痒。需采用甲硝唑口服联合阴道栓剂治疗,性伴侣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3. 宫颈炎症宫颈炎可能由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黄色脓性分泌物量多。需进行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严重者需宫颈物理治疗。
4. 上行感染盆腔炎症可能导致黄色分泌物伴随下腹痛,与链球菌等病原体上行感染有关。需足疗程使用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必要时住院静脉给药。
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若分泌物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妇科就诊。
女性尿结石症状主要包括排尿疼痛、血尿、尿频尿急、腰部钝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
1、排尿疼痛结石移动刺激尿道黏膜引发刀割样疼痛,排尿时加剧,可能伴有尿道灼热感。
2、血尿结石摩擦泌尿道上皮导致肉眼或镜下血尿,活动后血尿程度可能加重。
3、尿频尿急膀胱三角区受刺激引起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夜尿可达3次以上。
4、腰部钝痛肾盂内结石导致腰部持续性胀痛,体位变动时疼痛可能放射至下腹部。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突发剧烈腰痛或持续发热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