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血糖18点几属于严重高血糖状态,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1、急性并发症风险血糖超过16.7毫摩尔每升时,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可能导致酮体堆积,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酮症酸中毒表现。
2、器官损伤风险长期未控制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加速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进程。
3、电解质紊乱极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渗透性利尿,造成严重脱水并伴随钠钾等电解质失衡,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危险情况。
4、神经系统影响血糖急剧升高可能引起脑细胞脱水,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高渗性昏迷。
出现该数值时应立即检测尿酮体并急诊处理,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血糖变化,后续需调整降糖方案并加强糖尿病管理教育。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韭菜,韭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胃肠不适,同时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
一、食物1. 韭菜韭菜含硫化物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日食用不超过100克。
2. 苦瓜苦瓜中的苦瓜皂苷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可凉拌或清炒食用。
3. 燕麦燕麦的β-葡聚糖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推荐选择无糖即食燕麦片。
4. 魔芋魔芋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适宜制作成低热量主食替代品。
二、药物1.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
2. 格列美脲磺脲类促泌剂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需警惕低血糖风险。
3. 阿卡波糖α-糖苷酶抑制剂能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适合餐后血糖控制。
4. 西格列汀DPP-4抑制剂通过增强肠促胰素效应调节血糖,肝肾毒性较低。
建议监测进食韭菜后的血糖变化,合并胃肠疾病者需谨慎食用,所有降糖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