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全身瘙痒可通过皮肤保湿、血糖控制、抗过敏治疗、神经病变干预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皮肤干燥、高血糖刺激、过敏反应、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
1、皮肤保湿长期高血糖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表现为干燥脱屑。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润肤乳,避免碱性洗浴用品,每日涂抹保湿剂2-3次。
2、血糖控制持续高血糖会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引发瘙痒。需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
3、抗过敏治疗糖尿病易合并皮肤过敏反应,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4、神经病变干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异常瘙痒感,常伴肢体麻木。需营养神经治疗如甲钴胺,配合普瑞巴林缓解神经痛,同时检查下肢神经传导功能。
建议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搔抓皮肤,每周监测血糖变化,若瘙痒持续加重需排查胆汁淤积等并发症。
糖尿病治疗目标主要包括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体重管理和生活质量提升四个方面。
1、血糖控制: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将血糖水平稳定在目标范围内,减少血糖波动对身体的损害。
2、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和神经功能,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3、体重管理: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维持理想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4、生活质量提升: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和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