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多数情况下可进行全麻手术,但需由心内科医生评估心脏功能稳定性、麻醉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术中持续心电监护、术后加强心律监测。
1、心脏评估术前需完善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早搏负荷量及有无结构性心脏病。若24小时早搏超过1万次或合并心功能不全,需先药物控制。
2、麻醉方案选择对心肌抑制小的麻醉药物如七氟醚,避免使用增加心肌敏感性的药物。麻醉深度需精确调控,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3、术中监护手术全程采用五导联心电监护,重点关注ST段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准备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急。
4、术后管理术后48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测,警惕麻醉药物代谢后早搏反弹。可预防性使用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
建议术前1周避免咖啡因摄入,术后初期限制剧烈活动。需严格遵医嘱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机械辅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感染等因素诱发。
1、氧疗: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无创通气,改善低氧血症,减轻肺水肿症状。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药物治疗:静脉注射呋塞米利尿减轻容量负荷,硝酸甘油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吗啡镇静缓解呼吸困难。病情稳定后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预后。
3、机械辅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肺水肿,可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循环,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4、病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需紧急血运重建,快速性心律失常需电复律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感染性疾病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控制基础疾病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出现气促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