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宝宝蚊子咬了起水泡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蚊子咬了起水泡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被蚊子叮咬后起水泡可能是虫咬性皮炎的表现,通常由蚊虫叮咬后的过敏反应、搔抓感染、皮肤敏感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

1、过敏反应:

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宝宝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肿、水泡。家长需避免宝宝搔抓,可冷敷缓解瘙痒,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西替利嗪滴剂。

2、搔抓感染:

宝宝抓挠叮咬部位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家长需修剪宝宝指甲,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

3、皮肤敏感:

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对蚊虫叮咬反应更明显。建议家长使用物理防蚊措施,如蚊帐、浅色长袖衣物,减少蚊虫接触机会。

4、细菌感染:

水泡破溃后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表现为化脓、发热。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或扩散性红肿,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抗生素。

保持宝宝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避免蚊虫滋生,出现持续发热、水泡溃烂不愈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艾滋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

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导致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等。

2、性传播

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传播。

3、母婴传播

感染病毒的孕妇可能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如发生可能暴露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测,做好防护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