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骨髓移植通常需要满足供受体配型成功、患者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疾病处于可移植阶段等条件。骨髓移植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
1、供受体配型成功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是骨髓移植的核心条件,需达到HLA高分辨配型6/10以上匹配。亲属间全相合移植优先,非亲缘供者需通过中华骨髓库等机构匹配。配型失败可能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或移植排斥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肝功能异常等症状。移植前需完成HLA-A、B、DRB1等位基因检测,必要时联合KIR基因分型评估。
2、器官功能达标
患者心、肺、肝、肾功能需满足移植要求,左心室射血分数应超过50%,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大于60%预计值,胆红素及转氨酶不超过正常值2倍。存在活动性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或糖尿病并发症时需暂缓移植。评估包括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测、腹部CT等检查,移植前需完成龋齿、痔疮等感染灶清除。
3、疾病阶段适宜
急性白血病需达到完全缓解状态,慢性髓性白血病应处于慢性期,骨髓纤维化患者需JAK2抑制剂预处理。疾病活动期移植后复发风险显著增高,移植前需通过流式细胞术、融合基因检测等确认微小残留病灶阴性。部分实体瘤如神经母细胞瘤需先完成肿瘤负荷缩减治疗。
4、年龄及体能状态
异基因移植患者年龄不超过65岁,自体移植可放宽至70岁,需Karnofsky评分大于80分或ECOG评分0-1分。老年患者需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包括认知功能、营养状态及合并用药审查。儿童患者需评估生长发育状况,体重低于10公斤可能需调整预处理方案。
5、心理社会支持
需具备至少1名全职照护人员,家庭需承担移植后1-2年随访及抗感染治疗费用。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药物滥用或依从性差的患者需心理科会诊。移植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预处理毒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风险,完成生育力保存咨询。
骨髓移植后需维持低菌饮食,避免生冷食物及未灭菌乳制品。居住环境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移植后6个月内避免人群聚集。定期监测血常规、CMV病毒载量及药物浓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期间需预防骨质疏松及代谢综合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