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干呕恶心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干呕恶心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赵蕾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干呕恶心可能由血糖波动、胃肠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酮症酸中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神经修复、紧急就医等方式缓解。

1. 血糖波动

高血糖或低血糖均可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干呕。建议定时监测血糖,少量多餐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空腹饮酒或剧烈运动。

2. 胃肠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伤迷走神经,可能伴随胃轻瘫、腹胀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甲钴胺修复神经,或使用多潘立酮促进胃动力。

3. 药物副作用

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等降糖药常见胃肠道反应。若症状持续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替代药物包括阿卡波糖、西格列汀等。

4. 酮症酸中毒

血糖超过16.7mmol/L时可能引发该急症,伴随呼吸深快、意识模糊。须立即急诊处理,静脉注射胰岛素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恶心应检测血糖和尿酮体,避免进食高脂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预防脱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糖长期8左右的后果

血糖长期维持在8毫摩尔/升左右可能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肾脏损伤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1、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需定期眼底检查,控制血糖血压,药物可选用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或雷珠单抗。

2、周围神经病变

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与糖代谢产物堆积损伤神经有关。建议营养神经治疗,药物包括甲钴胺、硫辛酸和依帕司他。

3、肾脏损伤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蛋白尿,可能进展为肾衰竭。需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药物选用SGLT-2抑制剂、ARB类或ACEI类降压药。

4、心血管疾病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脑梗风险。应综合控制血脂血压,药物涉及他汀类、阿司匹林及二甲双胍等。

建议每日监测血糖,保持低GI饮食并规律运动,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