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肌梗死

心脏停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停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脏停搏可能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脏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心脏停搏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属于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停搏的常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诱发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患者通常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等药物,并尽快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严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迅速进展为心脏停搏。这类情况常见于心肌病患者、长QT综合征患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晕厥前兆等症状。治疗需立即电除颤,后续可考虑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干扰心脏电活动,导致心脏停搏。低钾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腹胀等症状;高钾血症患者可能感觉口周麻木。治疗需根据具体电解质紊乱情况静脉补充或清除钾离子,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

4、药物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等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发心脏停搏。患者可能出现视觉异常、恶心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使用地高辛特异性抗体片段、碳酸氢钠注射液等解毒剂,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心脏结构异常

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异常疾病可增加心脏停搏风险。患者可能在运动时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需避免剧烈运动,部分患者需要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

预防心脏停搏需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情绪波动。有心脏疾病家族史者应进行心脏专科评估。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维持规律作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脏病频繁发作危险吗

心脏病频繁发作通常提示病情不稳定,存在较高危险性,需立即就医干预。心脏病发作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胸痛、气促、冷汗等症状。

心脏病频繁发作时,心肌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可能导致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反复发作会加速心力衰竭进程,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发作间隔缩短或症状加重往往预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需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评估血管堵塞程度。未及时治疗可能合并心源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部分患者发作频率虽高但症状较轻,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或血管痉挛有关。这类情况仍需警惕,轻微缺血也可能累积成大面积心肌梗死。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发作,更易被忽视。少数病例与应激性心肌病或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相关,需针对性排查。

建议心脏病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日常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若一周内发作超过3次或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须即刻呼叫急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