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乳酸酸中毒的诊断标准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酸酸中毒的诊断标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潘袁
潘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乳酸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乳酸水平、动脉血pH值、阴离子间隙等指标。乳酸水平是诊断乳酸酸中毒的核心指标,通常认为静脉血乳酸浓度超过2mmol/L即可提示乳酸酸中毒,超过5mmol/L则为严重乳酸酸中毒。动脉血pH值低于7.35可辅助诊断,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阴离子间隙升高>12mmol/L也提示代谢性酸中毒的可能。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呼吸急促、意识模糊、低血压等,以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乳酸酸中毒的治疗需针对病因,如纠正休克、控制感染、停用相关药物等,同时通过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式改善酸中毒状态。日常护理中,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B2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以促进乳酸代谢。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型2型糖尿病的区分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年龄、胰岛素依赖性和症状进展速度。1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青少年期发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中老年多发,初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

1、病因差异

1型糖尿病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主要因胰岛素抵抗伴随相对分泌不足。

2、发病年龄

1型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起病急骤;2型多在40岁后发病,进展隐匿。

3、治疗方式

1型需终身胰岛素注射;2型初期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饮食运动控制。

4、症状特征

1型患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且迅速加重;2型早期症状轻微,部分患者通过体检发现。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1型患者需严格遵循胰岛素治疗方案,2型患者应注重体重管理并定期评估胰岛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