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生物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活动度、关节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由风湿免疫科医生制定方案。
1、甲氨蝶呤作为基础抗风湿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减轻关节炎症,常见剂型包括片剂和注射剂,需配合叶酸片使用降低副作用。
2、来氟米特可抑制嘧啶合成从而调节免疫功能,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剂型为口服片剂,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艾拉莫德新型免疫调节剂,能选择性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剂型为肠溶片。
4、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适用于传统药物无效患者,需皮下注射使用,治疗前须排查结核等感染灶。
类风湿性关节炎需长期规范用药,日常注意关节保暖并适度进行低冲击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尿酸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尿酸升高通常由高嘌呤饮食、代谢异常、肾脏排泄减少、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蔬菜水果。日常可选用脱脂牛奶、西蓝花、樱桃等食物。
2、增加饮水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建议选择白开水、淡茶水,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堆积影响尿酸代谢。
4、药物治疗可能与肾脏尿酸排泄障碍、嘌呤代谢酶缺陷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肿痛、痛风石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
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突然受凉或外伤诱发痛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