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小便时肾脏疼痛可能由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炎、肾积水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免疫抑制治疗、解除梗阻等方式缓解。
1、尿路感染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导致肾盂肾炎,表现为排尿痛伴腰部钝痛。建议进行尿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
2、肾结石结石移动划伤尿路或引发痉挛性疼痛,常伴血尿。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药物可选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等。
3、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多见晨起眼睑浮肿。需肾活检确诊,常用泼尼松、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调节剂治疗。
4、肾积水尿路梗阻导致肾盂压力增高,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需解除前列腺增生或输尿管狭窄等病因,严重时需肾造瘘术引流。
出现排尿肾区疼痛应避免憋尿,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持续疼痛或发热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诊。
多数无症状的右肾结石无须立即手术,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及是否引发并发症。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常可自行排出,建议定期复查;超过10毫米的结石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2、梗阻风险若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即使无症状也可能导致肾积水,需通过CT评估后决定是否行经皮肾镜碎石术。
3、感染迹象合并尿路感染时需先控制感染,再考虑手术,可选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4、肾功能影响长期存在的结石可能造成肾皮质变薄,需通过肾动态显像评估肾功能后决定是否手术干预。
建议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出现腰痛或血尿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