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肺性脑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肺性脑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肺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等。肺性脑病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护理需结合医疗治疗同步进行。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对痰液黏稠者可使用雾化吸入帮助稀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意识障碍者需及时吸痰,防止窒息。避免使用镇静剂抑制呼吸中枢。

2、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变化,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别注意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发现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或血氧低于90%时需立即通知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无创通气参数或转为气管插管。

3、控制感染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措施,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根据痰培养结果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胶囊。监测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肺部听诊注意湿啰音是否加重。加强口腔护理减少误吸风险。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2000毫升,使用利尿剂时监测血钾水平。纠正低钠血症时需缓慢补钠,避免中枢性脑桥髓鞘溶解。记录尿量及尿比重,必要时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5、预防并发症

每2小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骨突处使用减压敷料。双下肢进行被动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吞咽困难者采用鼻饲。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床栏加固避免坠床,躁动时使用约束带需有医嘱记录。

肺性脑病患者需长期低流量吸氧,家属应学会观察嗜睡、烦躁等意识变化。居家环境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冬季注意保暖。饮食宜少量多餐,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二氧化碳生成。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坚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康复期可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出现头痛加重或行为异常应立即送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肺炎

肺炎可通过观察宝宝的症状、体征并结合医学检查进行判断。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能与免疫系统较弱、环境因素等有关。 1、症状观察:宝宝出现持续性咳嗽、发热、呼吸急促、呼吸时伴有喘鸣声或胸痛等症状,可能是肺炎的表现。咳嗽可能伴有痰液,发热通常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8.5℃。呼吸急促表现为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加,尤其在安静状态下。 2、体征检查:医生通过听诊器检查宝宝的肺部,若听到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可能提示肺炎。胸片检查可以显示肺部是否有炎症或感染灶。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提示细菌感染。 3、病原体检测:通过痰液或咽拭子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如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支原体感染可通过血清学检测或PCR技术进行诊断。 4、呼吸功能评估:医生可能通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宝宝的氧合情况,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5%,提示可能存在呼吸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是否存在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5、综合判断:结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医生可以综合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肺炎。若宝宝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日常护理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烟雾或刺激性气体,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饮食上,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粥、汤类,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翻身、拍背,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若宝宝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