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小孩子心肌损害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子心肌损害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高云
高云 北京安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子心肌损害可能由病毒感染、遗传代谢异常、药物毒性反应、缺氧缺血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营养支持、病因治疗、心肌保护药物、重症监护等方式干预。

1. 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乏力、呼吸急促。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干扰素、维生素C、辅酶Q10等药物。

2. 遗传代谢异常

脂肪酸代谢障碍、线粒体病等遗传疾病可能导致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家长需配合基因检测,临床常用左卡尼汀、维生素B族、三磷酸腺苷等营养心肌治疗。

3. 药物毒性反应

化疗药物、抗生素等可能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家长应避免擅自用药,医生可能采用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门冬氨酸钾镁等心肌保护剂。

4. 缺氧缺血

窒息、严重贫血等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可能伴随青紫、心率增快。需及时纠正原发病,必要时使用米力农、多巴酚丁胺等改善心功能药物。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活动耐力、面色及呼吸状况,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多久下床

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一般24-48小时可下床活动,具体时间受手术方式、血管状态、并发症风险、患者体能等因素影响。

1. 手术方式

经桡动脉穿刺术后恢复较快,通常24小时内可尝试坐起;经股动脉穿刺需延长卧床时间至48小时,避免穿刺点出血。

2. 血管状态

多支血管病变或复杂病变患者需延长卧床观察期,确保支架贴壁良好;单支简单病变患者可适当提前活动。

3. 并发症风险

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需延迟下床;无并发症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

4. 患者体能

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需个体化评估;体能较好者可较早开始床边站立训练。

术后早期活动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床上翻身、坐起过渡到床边站立,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穿刺部位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