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粉丝和粉条,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并选择低升糖指数的品种。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荞麦粉丝、绿豆粉丝等粗粮制品,避免过量食用红薯粉条、马铃薯粉条等高淀粉类型。
1、升糖指数差异粉丝粉条的升糖指数与原料相关,绿豆粉丝升糖指数约30属于低升糖食物,而马铃薯粉条升糖指数可达80以上。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品种。
2、加工方式影响传统工艺制作的粉丝粉条比现代速食产品更有利于血糖控制。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明矾等物质可能影响代谢,建议选择无添加产品。
3、食用量控制每次食用量建议控制在50克以内,相当于小半碗分量。过量摄入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超标,可能引起餐后血糖剧烈波动。
4、搭配方式优化建议与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及优质蛋白食物搭配食用,如凉拌粉丝时加入黄瓜丝、鸡胸肉等,可延缓葡萄糖吸收速度。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需注意监测餐后血糖反应,食用粉丝粉条后2小时血糖值超过10mmol/L时应减少摄入。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
糖尿病恶化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骤降、视力模糊、伤口难愈、反复感染、手脚麻木、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频繁、皮肤瘙痒、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代谢异常、中期器官损害、晚期严重并发症三个阶段。
1、多饮多尿血糖超过肾糖阈导致渗透性利尿,每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且夜尿增多,需监测血糖并调整降糖方案,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达格列净等药物。
2、体重骤降胰岛素缺乏迫使脂肪分解供能,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警惕,可能伴随酮尿,建议采用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避免生酮饮食。
3、视力模糊高血糖引发晶状体渗透压改变,短期内视力下降需排查视网膜病变,除控糖外可配合羟苯磺酸钙、递法明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4、伤口难愈糖基化终产物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足部溃疡超过2周未愈提示神经血管病变,需清创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
5、反复感染高糖环境促进病原体繁殖,每年超过3次尿路感染或皮肤疖肿需强化血糖管理,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手脚麻木末梢神经髓鞘脱失导致袜套样感觉异常,伴针刺感时需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每日检查足部预防糖尿病足。
7、酮症酸中毒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为危急症状,血糖常超过16.7mmol/L,需立即补液并静脉胰岛素治疗纠正酸中毒。
8、低血糖频繁降糖方案不合理导致每周超过2次心悸冷汗,应调整药物剂量并随身携带葡萄糖片,避免使用格列本脲等长效促泌剂。
9、皮肤瘙痒微血管病变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尤其会阴部瘙痒需排除真菌感染,可局部使用酮康唑乳膏配合抗组胺药。
10、性功能障碍血管神经双重损伤导致勃起障碍或性欲减退,需排查睾酮水平,西地那非联合控糖可改善症状。
出现任意三种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并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