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空腹血糖7.4毫摩尔/升属于偏高状态,可能由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2型糖尿病、应激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等方式干预。
1、胰岛素抵抗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建议减少精制碳水摄入,选择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数食物,配合有氧运动改善代谢。
2、饮食不当短期内摄入过量甜食或含糖饮料会造成血糖波动,需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总量,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避免空腹食用高糖水果。
3、2型糖尿病可能与β细胞功能衰退、肥胖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
4、应激反应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暂时升高血糖,需治疗原发疾病,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短期使用胰岛素调控。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变化,若持续高于7.0毫摩尔/升需内分泌科就诊评估。
糖尿病恶化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骤降、视力模糊、伤口难愈、反复感染、手脚麻木、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频繁、皮肤瘙痒、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代谢异常、中期器官损害、晚期严重并发症三个阶段。
1、多饮多尿血糖超过肾糖阈导致渗透性利尿,每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且夜尿增多,需监测血糖并调整降糖方案,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达格列净等药物。
2、体重骤降胰岛素缺乏迫使脂肪分解供能,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警惕,可能伴随酮尿,建议采用胰岛素联合饮食控制,避免生酮饮食。
3、视力模糊高血糖引发晶状体渗透压改变,短期内视力下降需排查视网膜病变,除控糖外可配合羟苯磺酸钙、递法明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4、伤口难愈糖基化终产物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足部溃疡超过2周未愈提示神经血管病变,需清创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
5、反复感染高糖环境促进病原体繁殖,每年超过3次尿路感染或皮肤疖肿需强化血糖管理,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手脚麻木末梢神经髓鞘脱失导致袜套样感觉异常,伴针刺感时需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每日检查足部预防糖尿病足。
7、酮症酸中毒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为危急症状,血糖常超过16.7mmol/L,需立即补液并静脉胰岛素治疗纠正酸中毒。
8、低血糖频繁降糖方案不合理导致每周超过2次心悸冷汗,应调整药物剂量并随身携带葡萄糖片,避免使用格列本脲等长效促泌剂。
9、皮肤瘙痒微血管病变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尤其会阴部瘙痒需排除真菌感染,可局部使用酮康唑乳膏配合抗组胺药。
10、性功能障碍血管神经双重损伤导致勃起障碍或性欲减退,需排查睾酮水平,西地那非联合控糖可改善症状。
出现任意三种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并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