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1、转移性腹痛早期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可能与内脏神经反射有关,需禁食并静脉补液。
2、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因炎症刺激胃肠神经引起,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
3、全身反应体温升高至38℃左右,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感染进展,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4、腹膜刺激征右下腹麦氏点压痛伴反跳痛,肌紧张提示腹膜受累,需急诊行腹腔镜或开腹阑尾切除术。
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发热时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应立即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阑尾增粗是指阑尾直径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超过6毫米),可能由阑尾炎、粪石梗阻、淋巴组织增生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1、阑尾炎阑尾增粗最常见于急性阑尾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管腔阻塞有关,常伴随右下腹痛、发热。治疗需静脉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严重者需阑尾切除术。
2、粪石梗阻粪石堵塞阑尾管腔会导致局部充血肿胀,表现为间断性脐周痛转移至右下腹。可通过腹部CT确诊,无感染迹象时可尝试保守治疗,否则需手术。
3、淋巴增生儿童青少年因免疫反应可能出现阑尾淋巴滤泡增生,表现为轻度增粗但无典型炎症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定期超声复查观察变化。
4、肿瘤性病变罕见情况下阑尾增粗可能由类癌、黏液性肿瘤等引起,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性质,可能需右半结肠切除术等扩大手术。
发现阑尾增粗应避免剧烈运动,暂时禁食并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化脓性阑尾炎等急重症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