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甲状腺激素偏高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由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炎、垂体病变、碘摄入过量等因素引起。
1、格雷夫斯病格雷夫斯病是甲亢最常见病因,与自身抗体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有关,表现为心悸、消瘦、突眼。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严重者考虑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
2、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桥本甲状腺炎急性期可致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伴随颈部疼痛或甲状腺肿大。急性期可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必要时短期使用普萘洛尔控制心率。
3、垂体病变垂体TSH瘤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继发性甲亢,可能伴随头痛、视力障碍。需通过垂体MRI确诊,治疗选择手术切除或奥曲肽等药物控制激素分泌。
4、碘摄入过量短期内大量摄入含碘食物或药物可能诱发碘致甲亢,常见于原有甲状腺疾病者。需限制海带等高碘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短期干预。
确诊甲状腺功能异常需结合TSH、甲状腺抗体等检查,日常应注意避免含碘食物过量摄入,规律复查甲状腺功能。
空腹血糖指血和静脉血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有采血部位、检测方法、红细胞压积、血糖代谢速率等。
1、采血部位指血采集自毛细血管,静脉血采集自静脉血管,毛细血管血糖值通常比静脉血糖值略高。
2、检测方法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指血,实验室生化仪检测静脉血,两种方法的精确度和校准标准不同。
3、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异常会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导致指血检测值出现偏差。
4、血糖代谢速率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速率不同,会使毛细血管与静脉血糖值产生动态差异。
进行血糖监测时应固定采血方式,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通过静脉血检测复核指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