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胸11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药物镇痛、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胸11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卧床制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6-8周,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翻身或坐起导致骨折加重。可配合腰背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2、药物镇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3、支具固定疼痛缓解后可使用胸腰骶支具保护,逐步开始床边坐起和站立训练。支具需佩戴3个月以上,期间避免弯腰和负重活动。
4、手术治疗椎体压缩超过50%或伴有神经损伤时需行椎体成形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术后仍需佩戴支具并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恢复期间需加强钙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小儿罗圈腿可通过物理治疗、支具矫正、运动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矫正。罗圈腿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遗传因素、过早负重行走、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治疗通过按摩和牵拉改善下肢肌力不平衡,适用于轻度罗圈腿。建议家长每日帮助孩子进行膝关节内收肌群按摩,配合髋关节外展训练。
2、支具矫正夜间佩戴定制矫形支具可逐步调整膝关节力线。需在骨科医师指导下使用,家长需每日检查支具是否压迫皮肤。
3、运动训练加强股四头肌和臀中肌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步态。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游泳、骑三轮车等低冲击运动。
4、手术治疗对于8岁以上严重骨骼畸形患儿,可考虑骨骨骺阻滞术或截骨矫形术。需由小儿骨科专家评估手术指征。
日常需保证充足维生素D和钙质摄入,避免过早使用学步车,定期复查下肢力线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