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为什么关节置换术后会发生骨质疏松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关节置换术后会发生骨质疏松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侯勇
侯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骨质疏松可能与手术创伤、活动减少、营养缺乏、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骨质疏松会增加假体松动、骨折等风险,需通过药物干预、康复锻炼、饮食调整等方式综合防治。

1、手术创伤

手术过程中骨组织损伤及局部血供破坏,导致骨代谢失衡。术后早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2、活动减少

术后制动或负重限制导致机械应力刺激不足,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非负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3、营养缺乏

蛋白质和钙摄入不足影响骨基质合成。每日需保证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必要时补充碳酸钙、骨化三醇等制剂。

4、药物影响

糖皮质激素或抗凝药物的使用可能抑制骨形成。长期用药者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可遵医嘱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并调整基础用药方案。

术后定期复查骨密度,避免吸烟饮酒,日晒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出现持续骨痛或假体异常需及时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胸腰椎椎体骨折后常用的保守治疗有哪些

胸腰椎椎体骨折后常用的保守治疗主要有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减轻椎体压力,避免骨折移位。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可配合轴向翻身。

2、支具固定:

疼痛缓解后佩戴胸腰骶支具3-6个月,限制脊柱屈伸活动。定制支具需贴合生理曲度,每日佩戴时间逐步延长。

3、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缓解疼痛,钙剂如碳酸钙促进骨愈合,必要时联用降钙素抑制骨吸收。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骨折稳定后开展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桥式运动。后期结合超声波、低频脉冲等物理因子治疗促进骨修复。

保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进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