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儿童睾丸大小不对称可能由生理性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炎、睾丸扭转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观察随访或医疗干预。
1、鞘膜积液婴幼儿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液体积聚,表现为阴囊无痛性肿大。多数2岁前可自行吸收,体积较大或持续存在需考虑鞘膜翻转术。
2、腹股沟斜疝肠管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形成可复性包块。家长需避免让孩子剧烈哭闹,嵌顿性疝需紧急手术修补,可使用疝气带临时固定。
3、睾丸炎多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或细菌感染,伴随红肿热痛。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布洛芬、α-糜蛋白酶等药物控制炎症。
4、睾丸扭转精索旋转导致血供中断,突发剧痛伴呕吐。属于泌尿外科急症,6小时内手术复位可避免睾丸坏死,拖延可能导致睾丸切除。
家长发现孩子睾丸不对称应避免热敷或按摩,记录大小变化情况,及时带孩子到小儿外科或泌尿外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病因。
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通常由尿液浓缩、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可稀释尿液,帮助小结石自然排出,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需避免饮用含糖及咖啡因饮料。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适用于直径5-10毫米的结石。
3、体外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高频声波粉碎结石,适用于肾盂及上段输尿管结石,需重复进行2-3次,可能伴随血尿或肾周血肿。
4、输尿管镜取石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防止输尿管狭窄。
急性发作期建议低盐低嘌呤饮食,限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高嘌呤食物,适当跳跃运动促进排石,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