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服药需注意用药规范、饮食配合、血糖监测和不良反应观察四个方面。
1、用药规范: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漏服后勿盲目补服。常用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
2、饮食配合:服药期间需保持规律低糖饮食,避免酒精及高脂食物影响药效。阿卡波糖等药物需与第一口主食同服。
3、血糖监测: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波动情况供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使用胰岛素者需特别注意夜间血糖。
4、不良反应观察:警惕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出汗,备好糖果应急。发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建议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药物敏感性。
糖尿病时尿量增多主要与渗透性利尿、血糖浓度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1、渗透性利尿血糖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在肾小管形成高渗透压环境,阻碍水分重吸收,导致尿液增多。需控制血糖,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
2、血糖浓度升高高血糖状态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发口渴反应,饮水增加间接导致尿量增多。需监测血糖,胰岛素注射可快速降低血糖水平。
3、抗利尿激素异常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减少。需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如去氨加压素等药物。
4、肾小管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晚期可出现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表现为夜尿增多。需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可使用ACEI类或ARB类药物保护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高糖饮食,每日监测血糖变化,出现多尿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