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肾结石若不及时取出可能引发肾积水、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甚至尿毒症,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
1、肾积水结石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滞留,可能与输尿管狭窄、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胀痛、排尿减少。可通过双氯芬酸钠栓、坦索罗辛、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缓解,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2、尿路感染结石作为异物易滋生细菌,可能与尿流不畅、免疫力低下有关,常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同时需加强水分摄入。
3、肾功能损伤长期梗阻导致肾实质受压萎缩,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相关,表现为肌酐升高、夜尿增多。需采用肾康注射液、尿毒清颗粒等保护肾功能,必要时需血液透析。
4、尿毒症双侧结石梗阻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终末期肾病,与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有关,出现贫血、水肿等症状。此时需规律透析或肾移植,早期干预可避免病情恶化。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变化。
4毫米的肾结石排出时多数无明显感觉,少数可能出现轻微尿痛或下腹不适。结石排出感受主要与结石位置、输尿管敏感度、个体差异及是否合并感染有关。
1、结石位置:位于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移动时刺激较小,通常无感;接近膀胱的结石可能引发尿频尿急。
2、输尿管敏感度:敏感人群可能察觉砂砾样异物感,部分伴随短暂刺痛,与输尿管痉挛性收缩有关。
3、个体差异:疼痛阈值较高者可能完全无感,儿童或既往有结石病史者更易出现排尿不适。
4、合并感染:若存在尿路感染,结石通过时可加重尿痛、灼热感,需警惕发热或血尿等继发症状。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排石,观察尿液是否浑浊或带血,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