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饥饿感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的饥饿感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福强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引起的饥饿感可通过饮食调整、血糖监测、药物干预、运动调节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血糖波动、胰岛素抵抗、饮食结构失衡、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分5-6次少量进食,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胃排空并稳定餐后血糖。

2、血糖监测

规律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饥饿感明显时可即刻检测,确认是否为低血糖反应。持续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假性饥饿,需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3、药物干预

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能延缓胃排空,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可促进尿糖排泄。具体用药需内分泌科医生根据血糖谱调整。

4、运动调节

餐后1小时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避免空腹运动诱发低血糖,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变化。

糖尿病患者出现异常饥饿感应记录具体时间和伴随症状,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随身携带无糖饼干应对突发低血糖,避免含糖饮料快速升糖造成的血糖波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不同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年龄分布、治疗方式、胰岛素依赖程度四个方面。

1、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伴随相对分泌不足。

2、年龄分布

1型多在青少年期发病;2型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但近年青少年发病率上升。

3、治疗方式

1型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晚期可能需要胰岛素。

4、胰岛素依赖

1型患者生存依赖外源性胰岛素;2型患者初期通常无须胰岛素注射。

两类糖尿病均需定期监测血糖,1型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酮症酸中毒,2型患者应重点控制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