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胸椎12节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胸椎12节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轻度压缩性骨折需绝对卧床6-8周,避免脊柱负重。使用硬板床,翻身时保持脊柱轴线稳定。
2、支具固定佩戴胸腰段支具3-6个月,限制脊柱活动。支具需根据个体情况定制,每日佩戴时间逐步增加。
3、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需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等镇痛药。
4、手术治疗椎体高度丢失超过50%或伴有神经损伤时,需行椎体成形术或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手术可恢复椎体高度,解除神经压迫。
康复期需加强腰背肌锻炼,避免弯腰提重物。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小孩大便很臭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更换奶粉、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1、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或过量摄入含硫食物如鸡蛋肉类,会导致未完全消化蛋白质在肠道发酵产生臭味。建议家长减少油腻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
2、肠道菌群失衡抗生素使用或饮食不当破坏肠道有益菌群,导致腐败菌过度繁殖产生异味。家长需遵医嘱给孩子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如培菲康、妈咪爱、整肠生。
3、乳糖不耐受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奶制品中乳糖无法分解,在结肠发酵产生酸臭气味。家长可选择无乳糖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如儿泻停颗粒、乳糖酶胶囊。
4、肠道感染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可能导致粪便恶臭伴发热腹泻,与病原体毒素刺激肠道有关。需及时就医进行大便检测,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观察孩子排便频率和伴随症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必要时携带新鲜大便样本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