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肾结石排出通常可通过观察排尿异常、影像学检查确认、疼痛缓解及尿液沉淀物识别等方式判断。
1、排尿异常:结石排出时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或排尿中断,部分患者会感到尿道短暂刺痛,肉眼可见血尿或砂砾样沉淀物。
2、影像学检查:超声或X线复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变化,若原结石影消失且肾积水减轻,提示结石已排出。
3、疼痛缓解:肾绞痛突然消失伴腰部轻松感,可能为结石进入膀胱或排出体外,但需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4、尿液沉淀:收集尿液过滤可见细小结晶或砂石,结石成分分析能进一步验证排出物性质。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残石排出,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
结石疼痛间歇性发作可能由结石移动、输尿管痉挛、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镇痛、排石治疗、抗感染、手术取石等方式缓解。
1、结石移动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卡顿或摩擦黏膜,导致阵发性疼痛,当结石暂停移动时疼痛减轻。建议多饮水促进排石,疼痛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输尿管痉挛结石刺激引发输尿管规律性收缩时产生绞痛,痉挛间歇期疼痛消失。热敷腰腹部有助于放松肌肉,必要时使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间苯三酚注射液等解痉药物。
3、尿路感染结石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疼痛波动,常伴随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治疗。
4、肾积水结石阻塞尿路导致肾脏压力变化,可能引发间歇性胀痛。超声检查可明确积水程度,严重时需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解除梗阻。
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